3月19日,记者走进五河县城南工业园。和大大小小的招商引资企业相比,总投资8200万元、占地78亩的本土企业五河县东博米业毫不逊色。五河县顺鹏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所属的东博米业自2011年入住五河县城南工业园区以来,成功实现了由家庭小作坊到乡镇企业再到区域粮食加工明星企业的转变。总经理史自顺在采访中直言,顺鹏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五河县政府的倾力帮扶。
小微企业成长为骨干企业,正是五河县促进企业成长、激发全民创业活力,实行“点对点培育计划”的结果。该县连续几年从1370多家规模以下企业中遴选出百家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帮扶对象,明确一个帮扶部门、一个帮扶乡镇、一个帮扶责任人,确定一位县级联系协调领导,协助企业发展壮大。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大会上,五河县获评2012年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区,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县经信委副主任张伟告诉记者,民营经济绽放活力的背后是五河县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撑。内优发展环境,资金政策服务向龙头企业倾斜,向优秀民营企业倾斜,向高贡献产业倾斜,本着“放宽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垄断”的理念,在信贷、税费征收、项目申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利用财政资金加强技改和技术创新,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五河县将民营企业与外来投资企业拉到同一起跑线上,坚持“招来女婿不冷落儿子”,出台了《鼓励五河籍外地人员回乡创业实施意见》,放宽准入条件、优化审批程序、规范行政管理、妥善解决创业用地,创新金融服务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五河籍在外人士回乡创办微型企业。
按照“激发活力、借助外力、启动民力、深挖潜力、增强竞争力”的工作思路,五河县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带动、全民创业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大力培育领航民营经济的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2012年全县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63.3%,超省市平均水平5.3和7.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