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商务部《早餐经营规范》,“引导现有早餐经营网点规范达标,多渠道、多形式新增规范化网点,实现放心早餐服务网点社区全覆盖”是我市接下来三四年必须直面的一项民心德政工程。
但是,当一个百姓不满意、经营者喊难、管理者头痛的早餐难题与经营规范、安全卫生、方便快捷的现代早餐服务网络体系展开交锋,我市的早餐工程出路在哪?放心早餐如何“香”飘全城?
大众化——
早餐工程的必经之路
春节后至今的一个月,裴晓龙一边装修新相中的门店,一边走街串巷尝尽各色小吃,为“开一家真正属于自己的餐饮店”忙得不亦乐乎。
八年前,裴晓龙加盟了一外来餐饮品牌,24小时营业。为了照顾顾客一日三餐的口味喜好,他设置的餐饮品种达107种之多,仅早点就有10多种。他说,他做餐饮,想的就是“尽量让品种、口味和消费层次都大众化一些”。
和做餐饮的大众化定位一样,他正在着手的“属于自己的餐饮店”的发展路径,也和本土先做起来的品牌餐饮“牛兄牛弟”、“香阿婆”类似——先开一家三餐营业的中心店探市场,形成一定影响后再向外围辐射,“三年内开至少七家分店”。同时,他也明确表示,他的分店一不会设在人流稀少的地方,二不会设在人员周期性流动特征十分明显的地方。
作为商家,裴晓龙们这种追求稳定收入的市场运作思路完全可以为人们所理解。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早餐店分布不均的现实状况便随之出现,一些新建社区的居民要么没有选择地就近吃路边摊,要么多跑路去找相对卫生、可口的早餐店进餐。
市商务局副局长安永民表示,经营规范、安全卫生、品种丰富、方便快捷是国家推进放心早餐工程的宗旨和目标,大众化是实施早餐工程的主体思路。
便利性——
放心早餐的战略选择
“安全、便利是现代早餐服务网络体系的首要条件,如何多渠道实现规范化网点社区全覆盖,是实施放心早餐工程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安永民认为,早餐网点社区全覆盖工程,仅凭固定门店式的早餐店很难达成,原因“不只是社区门面房的限制,还包括商家的店面成本控制”。
他透露,去年,市商务局牵头起草了建设放心早餐工程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以固定室内早餐店为主、移动餐车定时定点供应为辅的早餐工程运营设想,最终因为某些原因没有付诸实施。
事实上,这个方案中提到的“对群众有需求、固定门店不足以及现在有无证流动早餐摊点的人流密集区域,设置移动餐车‘六统一’经营”的做法,在周边的很多城市已经有了生动实践,并受到百姓欢迎,被称为“走到哪儿都不愁吃不上安全、卫生的营养早餐”。
比如合肥,为满足市民“快消费”、“填肚子”的大众早餐需求,盛情邀请一家食品公司在市区推出600多台早餐网点车,每天为市民提供30万份早餐服务。再如淮北,600多个印有“早餐工程”标志的放心早餐亭,已经成为城市一景。
聚合力——
早餐车工程的提速器
记者多方采访得知,移动早餐车方案被“搁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关部门对早餐车在移动服务过程中的管理问题的担忧。而这种担忧,一方面建立在我市没有放心早餐龙头企业之上,另一方面还出于对城市管理与市容维护的考虑。
首先,规范化的早餐亭或早餐车,必须靠早餐龙头企业才能实施布点,我市至今没有培育出一家上规模的早餐企业,甚至连“外来户”也没有。其次,我市城市管理和市容维护的力度和强度一直没削弱,老大难的占道问题尚且难以彻底攻克,再来一批早餐车、早餐亭,鱼龙混杂的局面将更难控制。再有,谁能保证外来的事物到了这里就不走样?
为了推动放心早餐工程建设,让市民就近吃上卫生、可口的早餐,商务部门表示,今年将继续为早餐车争取生存空间,同时还将积极为有意加盟我市早餐市场的龙头企业争取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据悉,已经在合肥、淮南、安庆、六安等市投建早餐主食工厂的青松食品公司,已经把下一个布点的目标投向了我市。
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维护者,行政执法部门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只要是为百姓服务的好事,任何人没有理由反对。只要让百姓吃得放心,又能保证做到“人走地净”,移动餐车大可以上路为民服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态度也很积极:“凡是百姓需求的,我们就只当服务者,不做绊脚石。”
也许,作为放心早餐工程的一个支点,我市的早餐车工程将很快迎来转机。
本文由蚌埠华迅网络(http://www.0552hx.com)转自蚌埠市人民政府网
|